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石油期货网www.oilprice.cn版权信息,转载请注明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记者衣韵潼)近日,固态电池领域利好消息不断。十月13日,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在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全固态金石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已启动2吉瓦时量产线的设计工作;14日,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申报的“先进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固态电池中试平台”获官方认定,具备全流程中试能力;15日,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与固态电池知名企业合作,已有固态电池设备出货。

  A股市场上,固态电池指数持续走高,年内涨幅已超过53%,并于十月触及新的指数高点。在业内看来,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凭借高能量密度、本质安全性和超长循环寿命正对传统锂离子电池形成加速替代;二级市场上相关板块的高歌猛进,与技术突破不断涌现、相关政策持续加码密切相关;多轮驱动下,产业化进程还将不断提速。

  技术层面,今年十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团队联合多家机构,通过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成功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固-固界面接触不良的世界性难题。碘离子固态电池有望实现超过500瓦时/千克的电池能量密度,使电动车续航提升至少两倍,同时彻底消除液态电解液泄漏风险,安全性跃升。9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利用聚合物分子的设计灵活性,在主链上同时引入具有离子传导功能的乙氧基团和具备电化学活性的短硫链,制备出在分子尺度上实现界面一体化的新型材料。

  在科学技术取得连续突破的同时,政策层面也提供长效护航、坚实保障。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围绕新兴产业加快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地方层面,上海、广东也相继发布产业支持政策,鼓励全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大研发,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据专注于锂电池等新兴产业研究的第三方机构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1吉瓦时,渗透率突破10%,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全球头部企业普遍规划于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其中,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凭借政策支持、技术储备和产业链优势,有望占据全球40%的市场份额,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163亿元,复合增长率42%。

石油新闻中心

上篇:光伏如何爆改沙漠?

下篇:没有了